李偉的操作臺上放著兩包“福滿多”方便面,那是他10月23日的午餐。這名戴著眼鏡,一臉書生氣的小伙子,有些靦腆地對記者說:“趕工要緊,不能因吃飯而耽誤了生產,影響自己的收入”。
李偉是雙星東風輪胎有限公司的一名新員工,2006年才來到子午胎成型車間。在東風雙星干了近一年多,他對現狀比較滿意:“每個月有一千多塊錢的收入,活兒也不太重。那些老員工的收入要高些。”李偉的語氣中透出羨慕。
李偉是東風雙星有限公司1600多名普通員工中的代表,他的精神狀態(tài)也是工人們的縮影。
溯臨“死亡”的東風輪胎廠能夠重新煥發(fā)生機,這個問題放在兩年前,誰也不敢想。但是,兩年后的今天,東風輪胎廠呈現出空前的活力。
這一切都歸功于雙星集團的入主。雙星東風輪胎有限公司在原東風輪胎之上,涅槃重生。
起死回生
2007年10月23日,在雙星東風子午胎成型車間,頭頂迂回曲折的流水線上,一只只成型的輪胎掛在鐵鉤上,排成長長的隊列,緩緩前行,等待下一道工序。每一個操作臺前,工人們都有條不紊地忙著手里的活計,沒有一絲閑暇。
走遍整個東風雙星的廠區(qū),到處都洋溢著這樣一種忙而不亂、欣欣向榮的氣氛。
在十堰市雙億工程辦公室,記者了解到,2007年元至9月,雙星東風輪胎有限公司生產輪胎117萬套,同比增長165%,完成銷售收入4.24億元,同比增長229.5%,出口創(chuàng)匯1000多萬美元。
員工工資收入也大幅提升。2006年一線員工工資收入800元至1700元,而2007年提高為1000元至2600元。最低工資人均提高300元。
雖然只是一些冷冰冰的數字,但這些數字透露出來的信息是,東風輪胎已經起死回生。
東風輪胎由原化工部于1969年耗資億元興建,年生產能力接近300萬套,在中國輪胎行業(yè)中雄踞第四位;
東風輪胎經歷過輝煌,但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后,東風輪胎便一路走低,即使是1993年與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合資,也沒有挽住頹勢。在十幾年間,東風輪胎廠“不死不活”地悠著,成為投資者和地方政府的一塊“心病”。
2005年2月,回天無力的金獅集團黯然退出,中國輪胎業(yè)的首例中外聯(lián)姻宣布“破裂”。
幾乎在金獅集團退出的同時,經各級政府的聯(lián)絡,青島雙星發(fā)布了重組東風輪胎的意向公告。3月1日,雙星與東風輪胎簽訂了“資產托管協(xié)議書”,約定在東風輪胎破產改制之前,由雙星集團托管東風輪胎的資產,并負責組織生產經營,直至東風輪胎合法改制全部出售給雙星為止。
雙星的到來,并不被東風輪胎的廣大職工看好,他們甚至毫不掩飾自己的失望。一些在東風輪胎廠上班多年的老職工說:“資金、技術實力雄厚的外企都搞不好東風輪胎廠,做運動鞋的國企能搞好?”失望之余,他們紛紛選擇了離開。
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,東風輪胎在“做鞋的國企”雙星集團的經營下,迅速擺脫困局,走向新生。
2007年9月4日,雙星集團發(fā)布公告,宣布公司8月30日與東風輪胎有限公司清算組簽訂了《資產轉讓合同》,以3.1461億元的價格接受了東風輪胎的有關資產。業(yè)界所謂的“中國輪胎業(yè)國企重組第一案”完美收官。
在結束“托管”之時,東風輪胎也徹底擺脫了往日沉疴,走上正規(guī)發(fā)展之路。短短兩年時間,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,都初露“重振雄風”的端倪。
涅槃之旅
浴火新生的涅槃之旅并不是一帆風順,期間的艱難險阻只有局中人才體會得到個中滋味。
雙星集團總裁汪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:“一接手我們就發(fā)現情況要比原來預料的差很多。當時以為把設備修一下就可以投入生產,結果那些模具都不能用,甚至設計蒸發(fā)量為35噸的鍋爐點火后實際蒸發(fā)量只有18噸?!?nbsp;
汪海將當時的局面歸結為“六亂”:設備狀況亂,人員思想亂,市場經營亂,生產質量亂,現場管理亂,廠區(qū)廠貌亂。
發(fā)現了癥結,當然得迎難而上。
大量注資,改造設備,新增生產能力。兩年內雙星投資3億多元,對原有的生產線進行改造,購買新設備,上新產品。
原東風輪胎主要以斜膠胎為主,但近些年來,斜膠胎市場疲軟,子午胎走俏。雙星東風便逐步擴大子午胎的生產能力。半鋼子午線輪胎年產能由原來的100萬條提高到了300萬條。原東風輪胎搞了多年的全鋼子午胎開發(fā),產量不過8萬套,雙星東風迅速恢復生產,年產全鋼子午胎30萬套。據雙星東風透露,下一步還將增加8至10億元投資,用于改造和購買新設備,增加產能。
強力輸入雙星集團已經成熟的企業(yè)文化理念。公司對公開招用的全部員工分批次、分階段開展了“雙星企業(yè)文化理念及質量意識”教育、“三個質量曝光展”教育、“講誠信、講名牌、講市場”的教育等。保證每一個員工在上崗之前,首先在思想上融入雙星。廠區(qū)內,幾乎每一個角落,都張貼有蘊含雙星文化內核的標語,雙星用文化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教育每一位員工。汪海親自在公司恢復生產誓師大會上發(fā)表演講,3個多小時的演講被49次掌聲打斷?!皢T工的舊思想,舊觀念從此開始改變”,雙星東風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陳平說。
積極開拓海際國內市場。雙星東風一方面加強與老客戶的聯(lián)絡,一方面積極開拓新市場。與100多家配套商和各級代理商建立了合作關系。國外市場的開拓頗有成效,與30多家實力較強的國際客戶建立合作關系,出口輪胎在歐美部分市場占有率達40%以上。
2007年初,公司就接到出口訂單200萬套,歐美、新加坡、中東、非洲的客戶陸續(xù)前來商談供貨??蛻舻挠唵芜h遠超出了公司的產能,所以雙星輪胎不愁銷路。
質量唯上。雙星東風推行“產量是錢,質量是命,雙星人要錢更要命”的理念,把質量擺在產量之前。產品合格率由2006年99.42%提高到2007年的99.53%,市場索賠率由2006年的1.8%降低至2007年的1.65%。
改革制度。對原企業(yè)計劃經濟的舊體制進行改革,實施了獎罰分明的考核機制,實行了公司與工廠、工廠與車間、車間與員工的三級承包制。打破了大鍋飯平均主義的分配體制,生產員工實行計件工資制,多勞多得,干好多得,管理人員全部實行崗位工資和考核工資,工資做到了一日一算,上墻透明公開。機關行政管理人員由原來的300多人壓縮到50人。鋼裁生產線承包人、有著18年工齡的周軍功說:“東風輪胎時鋼裁生產線46人,現在只有36人,但干的活卻比過去多—半。過去讓員工干活他不干,現在你不讓他干他跟你急?!?nbsp;
廠區(qū)面貌變化更是“翻天覆地”。以前廠區(qū)到處長滿野草,車間設備銹跡斑斑,“水長流、汽沖天”、 “壓縮空氣到處竄”、“跑冒滴漏隨處可見”。而現在 “軸見光,溝見底,設備見本色,廠區(qū)像花園”。
通過一系列的改造,雙星東風輪胎重振雄風。
雙星東風提出了更高的目標。作為雙星半鋼胎的生產基地,2008年要形成600萬套半鋼子午胎的生產能力,將來穩(wěn)定在800至1000萬套。全鋼胎2008年達到100萬套,將來穩(wěn)定在200萬套。力爭2到3年成為中國中部地區(qū)最大半鋼子午胎的生產企業(yè),進入中國輪胎行業(yè)的前列。
人心所向
雙星東風輪胎的重振雄風,對于十堰本土而言,意義重大。除了稅收貢獻以外,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了職工就業(yè)問題。
兩年前,周軍功看到接手東風輪胎的只是“做鞋”的雙星,他感到“天塌下來了,一片凄涼”,18歲就子承父業(yè)進廠的他,選擇了外出打工。他只身來到山東一家外資輪胎企業(yè)工作,收入還不錯,每個月有3000多元。
而一些年齡較大的老職工,則沒有他幸運。在雙星接手前,每月只領兩三百元的生活費,有的一家?guī)卓诰涂窟@幾百元生活,窘迫程度可想而知。據—位老職工回憶,那時東風輪胎廠邊上有一個菜市場,廠里的不少職工一早—晚就在菜市場轉悠,撿攤販扔下的白菜幫子,拿回家當菜吃。
即使周軍功選擇了外出打工,但他妻子也在輪胎廠上班,全家人都靠他一個人的工資養(yǎng)活,經濟上也不寬裕?!澳菐啄?,我們很少到六堰逛,兜里沒有錢,逛街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奢侈”。
但隨著雙星的入主,輪胎廠的起死回生,一切又變得好了起來。
在外打工的兩年,每次回十堰,周軍功都要到廠里去轉悠轉悠,每次都有新的發(fā)現。“看一次發(fā)現變化大一次”。于是,他決然辭掉了在外企的工作,返回雙星東風上班,并在3個月的試用期后被任命為鋼裁生產線負責人。工資每月也有2000多元。在麥當勞打工的妻子不久也返廠工作,分在了人力資源部,一個月也能拿1200多元?!拔覀冊僖膊粨腻X不夠花了?,F在,每個星期我們都要帶女兒到六堰肯德基或麥當勞吃一次洋快餐?!?nbsp;
據雙星東風人力資源部介紹,雙星東風現有職工1600多人,其中90%都是原來東風輪胎廠的老職工。雖然是公開公平面向社會招聘員工,但雙星東風對愿意返廠的老職工給予“優(yōu)惠條件”,如放寬年齡限制等,優(yōu)先錄用老職工,讓1400多名老職工重新回到他們熟悉的工作崗位上。
“今年年底我們還要再招300多人。明年隨著一些新生產線的上馬,還將需要大量招聘職工”,東風雙星人力資源部介紹。